备用链接:https://dd.al/HVy2v
价格表:
套餐 |
边缘访问 |
核心访问 |
深度访问 |
简介 |
三线深港IEPL 无亚洲节点 80G 100Mbps |
三线深港IEPL 400G 500Mbps |
三线深港IEPL+沪日IPLC 1000G 800Mbps |
价格 |
季付¥69.99(约 ¥23.33 / 月) |
季付¥119.99(约 ¥39.99 / 月) |
季付¥199.99(约 ¥66.66 / 月) |
所有套餐都包含:
- 流媒体解锁
- 不限制本人设备数
- 半年 / 年付优惠
- 在线客服售后保障(备注:服务超好,平时分钟级响应)
购买链接:https://bitznet.tigaf88789.workers.dev/
由于现在Bitz已经不具有性价比了(当然性能还是很强的),所以就不强推,在这里就以Bitz为例子,讲讲如何衡量一个机场的水平(也可以算是个软广?)
由于水平原因,可能有所错误(如果有遗漏可能是因为忘写了,可以回帖,再进行讨论),请谅解并欢迎指出
在我看来,机场的主要指标有以下几个:
- 性能
- 价格
- 稳定性
对于每个指标,里面又有各种更细致的细节可以用来估量水平,下面分别介绍:
性能
值得说明的一点:所有性能数据包括他人体验、测速都只是参考,一切以自己使用体验为准!
一切以自己使用体验为准!
一切以自己使用体验为准!
大多数情况下,性能可以被简单地看作速度与延迟。我个人的建议是,大多数情况下满足体验就行,要求过高一般只能浪费钱,因为达到一定水平后就算再有提升,大多数情况下你用不到/感受不到区别。
我认为达到以下水平体验就足够好了:
- 速度:平时达到100-200Mbps(折合速度12.5-25MB/s),晚高峰4K流畅(大约80Mbps即可),更高的速度的确有用,有钱可以考虑要求高点,但是超过600Mbps就基本用不上了
- 延迟:大约50ms或以下的延迟(从用户电脑到落地服务器)就感受不到差异了,只要确保常用节点达到这个水平就行
(软广)Bitz最高套餐限速为800Mbps(晚高峰基本都有500Mbps),实际最高能到900Mbps,延迟最低可以到12ms
购买链接:https://bitznet.tigaf88789.workers.dev/
还有一个可能需要的是地区服务解锁能力,这个现在主流水平基本都过得去,我因为没需求对这些了解也不算多,这里就不聊了
价格
当前比较好体验的机场(至少有专线)价格大概在12元100G左右(大流量可能会有适当优惠),除了少数比较出名的性价比机场,否则要考虑这个价格的专线机场稳定性如何
稳定性
稳定性分几个方面:
- 机场主\团队所在地区:不要选肉身在境内的,很容易没
- 一般情况下线路稳定性(晚高峰特别明显):专线>中转>直连
- 抗打击能力:例如是否有DDOS防御服务器(高防服务器)
- 特殊情况处理能力:例如遇到问题反应速度、是否有备用线路等
(软广)Bitz机场主人常住美国,有时到香港,另有大部分团队成员位于英国,公司注册地为塞舌尔;Bitz购入有4条专线(深港3条,1主用,2备用,线路出问题自动切换)(所以成本高比较贵);Bitz团队处理问题最快可按分钟计,大多数时候处理问题速度可达小时级别;Bitz入口高防服务器可抗2.3Tbps攻击(前段时间挨打过,沪日入口到了这个量),线路仍然稳定运行。
购买链接:https://bitznet.tigaf88789.workers.dev/
机场选购建议
写了快一个小时了,之后再更
测速图待更